Vol. 1 No. 4 (2025):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1卷4期]

					View Vol. 1 No. 4 (2025):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1卷4期]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是由香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期刊,致力于为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本刊重点关注学术研究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旨在探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议题,促进知识的广泛传播与共享。作为一份面向全球中文学术界的专业期刊,本刊倡导跨学科、跨文化视角的学术探讨,为学术界和实践领域之间搭建桥梁,推动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与应用。

Published: 2025-05-02

研究论文

  • 政治、历史与法律:对英美法理学“非历史性”的批判

    胡泽民
    19-23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43
  • 观察深浅与铸就经典:当代学者钱念孙的文艺观念与科技伦理探析

    王浩楠
    126-131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81
  • 潮州市非遗文旅融合发展研究:现状、挑战与赋能模式

    陈奕敏, 吴姗燕, 张芷莹
    221-225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921
  • “人工智能+”背景下转媒体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中的应用研究

    贾雨晴
    72-77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63
  • 中学生现场救护知识评估工具的范围综述

    刘佳欣, 刘德宇, 韩沁, 潘璐彤, 赵丽萍
    170-182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96
  • 乡村振兴战略下自然教育模式的创新探索 ——以“百草园”家庭共育社群的构建与实施为例

    林秋玫, 方燕屏, 苏灿铎, 邓镟辉, 郭曈杰, 郑少涌
    268-271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949
  • 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视域下共同体思想的建构解析

    赵静文
    62-66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39
  • 论涉外法治人才的国际化培养

    孙宁宁
    116-121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78
  •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本土化探索与实践路径 ——以《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为例

    傅丽君
    226-231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917
  • 地域非遗视觉符号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以黑龙江赫哲族图腾纹样为例

    曹宇欣, 夏振宇, 李奇
    51-56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53
  • DeepSeek大语言模型在高校落地的伦理风险治理与多维应用价值评估研究

    尹立君, 宋海军, 史雪魁, 陈婧
    157-162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90
  • 外语学习愉悦情绪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白淳; 胡家英 (Co-Authors)
    257-267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935
  • 1929年昆明北门街火药爆炸案的灾情分析

    樊雨晨
    57-61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09
  • 《好东西》:女性意识的迷失与重塑

    曾雪枝, 王竣
    101-105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75
  • 透视教师专业眼光:新手教师在教科书使用中的挑战与策略

    吕朔冰
    216-220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915
  • 移动支付特性对企业信任及使用意愿产生的影响 ——以支付宝与云闪付之间的比较为中心

    陈宇, 张惠媛
    34-44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50
  • 心理治疗在阈下抑郁中的疗效:文献综述

    于文丽, 潘璐彤, 李奇遇, 葛蒲, 杨绿
    146-152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85
  • 中国古代诚信思想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意义及路径研究

    王琦, 吴佩瑶
    246-249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924
  • 不甘平凡的“浪荡子”——阿尔蒂尔·兰波及其诗歌当中的“反叛”元素

    许昌
    183-186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510
  • 在高等数学课堂上融入思政元素的几点思考

    何永明, 于晟伟, 付亚坤, 赵赫
    93-95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67
  • 技术进步与薪酬不平等: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企业分配格局?

    王筱淳
    199-206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905
  • 中国时尚饮品品牌进入泰国市场的行为与策略分析

    宋林, 张一平
    24-28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44
  • 探讨度假村的服务场景对品牌形象、消费者感知价值和满意度的影响 ——以中国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为例

    梅琼奥, 张惠媛
    132-139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82
  • 桌面角色扮演游戏(TRPG)的思辨体验作为伦理困境推演与价值观澄清的场域研究

    杨亨冉, 蔺艺喆
    236-240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922
  • 儒家君子人格对新时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启示

    张雯丽
    78-81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64
  • 节外生枝,归于原线:漫威电影宇宙的叙事逻辑与现实映照研究

    曹一君, 陈立立
    187-189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901
  • 数字经济驱动下四维协同机制构建与乡村振兴路径创新——基于“校政企村”融合发展的多案例实证研究

    赵雪姿, 刘亦纯, 张烁, 陈煜, 刘世杰, 郑少涌
    272-275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950
  • 跨文化视野下书法与美术教育的融合与发展

    梁锋
    12-18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42
  • 无约束境遇下的群体极化:《蝇王》中的暴力本能与文明脆弱性

    陈立立, 曹一君
    122-125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79
  • 双重视角下人工智能驱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卜谊榕
    212-215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920
  • “双减”背景下高中生家长的教育焦虑调查研究

    步国星, 董晓瑜, 李烨
    67-71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56
  • 协同视角下新加坡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框架研究及启示

    唐家杰
    163-169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91
  • 文化外交视域下美国和平队在秘鲁教育活动中的角色研究(1961-1968)

    安子涵
    1-7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941
  • 抢险救援指挥课程思政的探索实践

    冷强, 于晟伟, 何永明
    8-11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12
  • 高校师德师风法治化路径探索

    孙宁宁
    113-115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76
  • 基于SATI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姚镇城
    232-235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916
  • 青年“躺平”现象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认知的再定位

    陈 楠
    45-50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51
  • 列宁《怎么办?》中党的理论建设的现实意义

    吴佩瑶
    153-156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88
  • 数字赋能服务型制造双元创新机制与路径研究

    甘秀梅, 李立超
    250-256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928
  • 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实践策略 —以贵州“村超”足球赛为例

    杨雅馨, 于晖, 周欣芸, 姜岩
    190-193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640
  • 本科生与高职生英语学习愉悦、倦怠与自主学习行为探究

    张 静
    96-100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74
  • 商业性与批判性博弈:当代女性主义电影的创作转向与现实困境

    李柯慧, 李昂, 王竣
    207-211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906
  • 高职大学生“慢就业”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索

    明伟
    29-33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49
  •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校“红绿思政”的生态哲学范式及实现路径

    石婷婷
    140-145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84
  • 论《熊谷阵屋》中替身悲剧的构造 ——以替身悲剧的动因与替身悲剧的本质为焦点

    霍云立
    241-245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923
  • 混合研究法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构建与优化

    乐冰洁
    82-92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480
  • “美丽的新世界”萌芽:《我城》的乌托邦书写研究

    初瑛竺
    106-112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66
  • 从虚拟现实(VR)看技术对审美经验的重构

    邹孟作
    194-198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