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约束境遇下的群体极化:《蝇王》中的暴力本能与文明脆弱性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4.879Keywords:
野蛮与文明, 人性考验, 权力斗争, 群体极化, 暴力本能Abstract
本文通过分析威廉·戈尔丁《蝇王》中儿童群体在荒岛的权力更迭与秩序崩塌,揭示文明与野蛮的界限实为脆弱的动态平衡。小说以杰克与拉尔夫的二元对立为核心,通过"火堆熄灭""误杀西蒙""眼镜争夺"等关键事件,展现人类在无约束环境下对暴力本能的沉溺。本文结合恩格斯的兽性理论,指出戈尔丁通过孩童视角解构了启蒙主义对人性向善的预设,其笔下的"蝇王"既是具象的猪头图腾,更是深植人性的恶之隐喻。
References
G0LDING, W. Lord of the Flies. Faber and Faber, 1954 .
赵青.探索自然与文明交织下的人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1.
恩格斯. 《反杜林论》. 人民出版社, 1963 .
高珺钺.威廉·戈尔丁作品中人性观的转变研究[D].上海大学,2023.DOI:10.27300/d.cnki.gshau.2023.001368.
龙超.从象征主义看《蝇王》里的人性恶[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厦门大学外文学院;,2011:363-378.
朱光潜. 《悲剧心理学》. 中华书局, 2012 .
李泽厚. 《美的历程》. 三联书店, 2009 .
萨特. 《存在与虚无》. 三联书店, 2014 .
Downloads
Published
How to Cite
Issue
Section
License
Copyright (c) 2025 陈立立, 曹一君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