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1 No. 1 (2025):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1卷1期]

					View Vol. 1 No. 1 (2025):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1卷1期]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香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学报)》是由香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中文学术期刊,致力于为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本刊重点关注学术研究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旨在探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议题,促进知识的广泛传播与共享。作为一份面向全球中文学术界的专业期刊,本刊倡导跨学科、跨文化视角的学术探讨,为学术界和实践领域之间搭建桥梁,推动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与应用。

Published: 2025-01-12

研究论文

  • “托出南洋的多种颜色” ——从老舍《小坡的生日》看新加坡多民族社会

    刘梓琳; 徐明月, 罗鸿海 (Co-Authors)
    55-61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22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外语教育与学习中的优势与风险

    李展鹏
    168-176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71
  •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高校羽毛球课程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张海麟
    31-38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03
  • 拜登政府供应链重塑战略背景下国家与美政治互信对其 全球供应链参与度的影响

    黄佳丽
    105-124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38
  • 二程体用关系浅析:北宋儒学中实践与理论之辨

    吴描晖, 叶晨曦
    50-54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19
  • 形残”与“神全”:《红楼梦》僧道形象的宗教象征与三教合流的文化实践

    刘卓仁
    177-184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62
  • “以气论艺”:汉魏书法与文学的理论交融

    张智涵, 钱亮帆, 王笛
    91-98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29
  • 跨文化背景下汉英禁忌语的对比分析

    董玲玲; 郑贤榔 (Co-Authors)
    1-7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14
  • 文化认同视域下烧麦传说叙事的建构与重塑

    王琦
    134-139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57
  • 《情歌》中的疏离与迷惘:现代人精神困境的诗意映像

    冯子央
    76-81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27
  • “一带一路”下澳门加速建设中葡人才高地的研究

    殷知行; 許沈佳藝 (Co-Authors)
    16-23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11
  • 用文化综艺讲“新国潮”故事:在年轻化表达中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营, 崔梦远
    148-154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51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香港适用的法律问题分析

    赵彬希
    70-75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24
  • 传教士到外交官:卫三畏对日本开国进程影响探微

    叶芷辰
    39-43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04
  • AIGC视角下粤绣非遗传承创新研究

    黎家良, 张淑敏
    99-104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40
  •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乡村教育发展

    张钰杰
    86-90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20
  • 东西方绘画透视法差异及其在插画创作中的融合

    蒋礼
    185-193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70
  • 艺术类高职院校与博士教师共同体的建构与磨合

    倪诗云
    125-133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36
  • 子宫的谎言:回归母体的《弃儿汤姆·琼斯史》

    钱亮帆, 刘立翔, 赵文浩
    62-69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18
  • 人工智能独立创作主体地位否定的社会分析 ——基于生产、交往和伦理维度

    刘雨萌
    194-202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58
  • 拉赫玛尼诺夫声乐艺术歌曲作品的风格特点

    罗金磊
    82-85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28
  • 《彼得罗夫流感》:从文学到电影的空间隐喻重构

    吕天威
    8-15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12
  • 诗歌堪舆学:书写天地人之间的关系 — 论赵野的山水美学建构

    高若栋
    140-147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54
  • 数智时代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网球发球机使用体验研究

    张明阳
    44-49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25
  • 幸福,细节及伪装:纳博科夫的蝶类学之旅

    刘珊
    24-30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07
  • 新质设计力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张淑敏,
    163-167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449
  • 打破完美的枷锁:认知行为疗法对完美主义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

    鞠晓蕾
    155-162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