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赋能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研究——打造大别山红色音乐文化品牌

作者

  • 刘磊 湖北师范大学
  • 易秀华 湖北师范大学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9.1413

关键词:

红色音乐, 互联网+, 文化传播, 大别山

摘要

红色音乐作为中国革命与建设历程的艺术载体,深刻蕴含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音乐文化是红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传承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推动红色音乐的当代传播成为重要课题。本文以大别山红色音乐为例,基于“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驱动等特征,探讨其与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的深度融合路径。通过数字化处理,旨在突破红色音乐与现代社会的脱节困境,增强传播的针对性与感染力,从而强化集体记忆、助力党史教育,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与价值升华。

参考

任彦洁.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红色音乐传播[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12):14-16.

葛晖.“守正创新”视角下大别山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3,(04):68-70.DOI:10.16017/j.cnki.xwahz.2023.04.009.

辛宪锡.大寨人的英雄歌——读大寨、昔阳新民歌[J].天津师院学报,1976,(01):76-79.

席琪.“互联网+”背景下陕南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22.DOI:10.27414/d.cnki.gxnju.2022.001822.

刘洋洋.互联网条件下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

Downloads

已出版

2025-10-03

引用

刘磊, & 易秀华. (2025). “互联网+”赋能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研究——打造大别山红色音乐文化品牌.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 1(9), 236–239.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9.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