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角色共情到票房奇迹: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情感叙事与观众认同

作者

  • 付招娣 江西师范大学
  • 黄伊丹 兰州财经大学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9.1354

关键词:

《哪吒之魔童闹海》, 身份认同, 情感叙事

摘要

2025年初春节,中国电影新的里程碑式作品乍现,新国风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打破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单排序,百亿票房背后蕴藏着电影成功密码公式,好档期、多类型、强营销塑造影片成功的三力,高票房爆发力、核心竞争力与长效增长力。故事内核依托让观众共情的角色建构,主角“哪吒”的形象经历不同时代的变迁,在《哪吒之魔童闹海》完成现代性重构,赢得全球海内外华人的文化认同。

参考

周自杨.价值观教育载体:《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主体觉醒与集体认同建构[J].北方传媒研究,2025,(03):8-12.

袁侃.全球化语境下国产动画电影的传播机制研究——以《哪吒2》为例[J/OL].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7.

郭雨姗.文化传播视域下东方美学中神话资源的当代转化路径——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J].名作欣赏,2025,(17):121-123.

王琦,陆静怡.新国风动画电影叙事策略探析——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J].传媒论坛,2025,(08):10-14.

孙佳山.“丑哪吒”的形象、类型与价值观——《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光影逻辑[J].当代电影,2019,(09):16-18+177-178.

刘文刚.哪吒神形象演化考论[J].宗教学研究,2009,(03):178-183.

Downloads

已出版

2025-10-03

引用

付招娣, & 黄伊丹. (2025). 从角色共情到票房奇迹: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情感叙事与观众认同.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 1(9), 209–214.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9.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