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新视角:从多维角度看产创融合高等教育创新实践教学建设比较研究
DOI:
https://doi.org/10.70693/cjst.v1i3.1483Keywords:
Cross-strait culture, Higher education, Industry–innovation integration, Teaching innovation, Long-term developmentAbstract
本研究探讨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地区在产创融合实践教学建设之路径差异与关键机制,透过三螺旋理论、社会建构学习论与教育生态系统视角,结合专家访谈与770份问卷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SEM),构建涵盖“政策文化”“师资培训”“教师专业”“校企协同”“发展成效”五大核心构面之因果模型。质性结果显示,大陆偏向政策主导与制度整合,中国台湾地区则强调地方参与与社群共构:量化结果显示,“师资培训”为最强中介变量,显著影响教师专业与发展成效,而“政策文化”虽能促进制度合作,但对教师能力影响有限。研究最终提出“双循环治理模型”,强调制度协作与人本发展之并重,以建构两岸高教永续创新的实践生态。研究亦呼应当前AI与区域发展脉动,为产学共构之教学体系提供跨域融合与制度转译之新路径。
References
[1] 范阳阳. 新时代深化闽台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探析 [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 36(24): 38-40.
[2] 李璇, 郑文婷. 新时代两岸高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现实审视和路径探索 [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10): 77-80.
[3] 陈兴明, 李乐. 互联网+背景下闽台创业教育的互动与发展 [J]. 发展研究, 2019, (07): 67-72.
[4] 黄桂萍, 蔡丽清, 周书余, et al. 海峡两岸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新模式探究 [J].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3, 36(05): 93-5.
[5] 李桂英. 两岸融合共创一流——2018京台高等教育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J]. 两岸关系, 2018, (12): 59-60.
[6] 王宇. 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与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研讨会暨全国台联第六届大陆任教中国台湾地区 教师座谈会在福建漳州开幕 [J]. 台声, 2021, (14): 41-2.
[7] 张笑雪. 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海峡两岸(福州)联合祭孔典礼暨闽台书院交流活动侧记 [J]. 两岸关系, 2021, (12): 54-5.
[8] 李庆瑶. 闽台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成效、新内涵及实践路径 [J]. 龙岩学院学报, 2023, 41(06): 99-106.
[9] 夏泉源. 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质量认同机制探讨; proceedings of the 第十七届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 中国广东广州; 中国台湾地区 桃园, F, 2022 [C].
[10] 张杨帆. 海峡两岸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艺术课程的比较研究 [D], 2019.
[11] 李海燕, 林冬桂, 陈宇红, et al. 中国台湾高等教育特点、困境与两岸教育融合发展前景 [J]. 台海研究, 2022, (04): 116-30.
[12] 陈伟, 杨敏林. 建设两岸高校合作平台,创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新模式; proceedings of the 第十七届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 中国广东广州; 中国台湾桃园, F, 2022 [C].
[13] 赵渊. 利益、文化与价值深层缠绕下浙江与港澳台青年关系建构策略:文化交流的视角 [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 (02): 33-42.
[14] 邱海云, 周晨, 林斯萍, et al. 福建省民办高等教育闽台合作改革和发展对策研究 [J]. 国际公关, 2020, (01): 147-8.
[15] 陈玲. 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三十余年问题与对策 [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 23(01): 107-10.
Downloads
Published
How to Cite
Issue
Section
License
Copyright (c) 2025 罗婷筠, 杨涛, 宋美娇, 鞠竞宁, 刘馨玥, 邹旭辉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