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希望理论的数学专业教育家型人才培养方向研究

Authors

  • 梁振霞 贺州学院

DOI:

https://doi.org/10.70693/cjst.v1i3.1445

Keywords:

希望理论;教育家型;人才培养

Abstract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不仅包含学业要求,还包含立德树人、教育情怀等教育家型人才培养需求。文章针对专业发展特点挖掘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学习“低投入型”与高质量人才培养要求相矛盾,学生个性发展偏差与教育家型教师培养的冲突。从心理学角度,结合希望理论,建立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育家型人才培养的希望理论模型。模型结合教育家型人才培养的应用转化了五个元素变量,并建立元素变量与教育家型人才培养中相关目标与问题的关系。模型的应用策略中结合教育家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构建了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希望理论应用,明确了数学专业教育家型人才培养方向。

References

参考文献

[1] 安雪慧.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制度改革及影响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4,45(03):119-128.

[2] 李贵安,白玉.聚焦未来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基点、特质与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22,(05):13-22.

[3] 李伟丽,孔华秀,候亮,等.大学生的不同学习投入类型及其影响因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06):145-150.

[4] 冯强,陶炜.大学生手机依赖、自我客体化与学业倦怠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9,39(07):245-253.

[5] 张秩铭,董欣玥,房岩,等.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上网行为及对学习成绩影响的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23,39(08):760-764.

[6] 孟素卿,白宝玉.无效家庭情感环境对学业倦怠的影响:情绪不可控信念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3,31(04):950-954+939.

[7] 魏超波,于路,国欣炜,等.母亲社会化目标与青少年学业倦怠的关系:成长型思维与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4,32(02):416-420.

[8] 刘爽.基于人才培养与个人成长的大学生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评《大学生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11):3377.

[9] Rodrigues F,Mogarro M.Student teachers’professional identity:A review of research contributions.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2019,28(1):1-13 .

[10] 徐同洁,吴娜,赵琳.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对学业倦怠的影响:序列中介效应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30(02):429-433.

[11] 姜伟,贾小林.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学业自我效能的关系:自尊和学业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J].基础教育参考,2021,(03):69-73+77.

[12] 韩丽颖.新生代大学生发展的特征、矛盾与对策[J].社会科学战线,2022,(03):215-223.

[13] 吴波.矛盾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9):76-78.

[14] 张青方,郑日昌.希望理论:一个新的心理发展视角[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06):430-433.

[15] Snyder, C∙R; Hoza, B; Pelham,W∙F∙ Rapoff,M; Ware,L;Danovsky,M;Highberger,L;Rubinstein,H;Stahl,K∙J,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hildren’sHope Scale∙Journal of Pediatric Psychology∙1997;Vol,22 No∙3:399-421.

Downloads

Published

2025-10-01

How to Cite

梁振霞. (2025). 基于希望理论的数学专业教育家型人才培养方向研究. 中国科学与技术学报, 1(3), 143–150. https://doi.org/10.70693/cjst.v1i3.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