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现代性思想视域下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境遇审视与巩固路径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8.1220Keywords:
中华文化主体性, 现代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Abstract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提出并阐释了“两个结合”巩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这一重大理论命题。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便有了最根本的依托。文化主体性是在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主体性危机的反思中出场,中华文化主体性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而生。现代性是现代化的本质规定性,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对现代性的剖析是真知灼见的,运用马克思现代性思想揭示文化霸权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以及文化复古主义对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侵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要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两个结合”、深入推进文明“交流互鉴”。
References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8-9.
谢立中.“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词义辨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5):25-32.
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9.
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3-404.
丰子义.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2005,(04):53-62+206.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21.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M].人民出版社,2023:5.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M].人民出版社,2023:10-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83.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2.
Downloads
Published
How to Cite
Issue
Section
License
Copyright (c) 2025 刘国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