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域下宁德市陆游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Authors

  • 林黎茜 福建师范大学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5.1032

Keywords:

陆游, 宁德, 文旅融合

Abstract

陆游是宁德最富文化内涵的历史名人之一,也是最具价值与影响力的文化符号与文化品牌之一。宁德市陆游文化资源丰富,如陆游廉政文化、宁德城隍庙城隍信俗、支提山佛禅文化等。以文强旅、以旅兴文,讲好陆游故事,丰富旅游内核。应通过保护、提升文化遗存、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打造特色文化IP、丰富文化旅游产品等战略举措,全面推进宁德市陆游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References

刘治彦.文旅融合发展:理论、实践与未来方向[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6):92-97;李任.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文旅融合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理论月刊,2022,(01):88-96;钟华美.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36(04):421-426等都有涉及,兹不一一列举。

《中国地方志集成》编委会.乾隆福宁府志[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317.

钱仲联,马亚中.陆游全集校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195.以下所引陆游诗词文,皆据此书,仅括注篇名及卷数,注释从略。

何孝荣.论孝定李太后崇佛与晚明佛教复兴——以福建宁德支提寺为例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9(03):40-49.

高秀军.宝顶山石刻佛饰“毫光”意涵探析[J].敦煌学辑刊,2015,1(02):115-128.

参见莫砺锋.陆游与陶诗的离合[J].学术月刊,2021,53(05):146-153.

参见李小荣.陆游诗歌“化身梅”范式的建立及后世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3(06):37-46.《中国地方志集成》编委会.乾隆福宁府志[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317.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8890.

参见欧明俊.陆游集(节选).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2:7;朱子良.禅思与诗法——论陆游自嘲诗的禅宗渊源[J].中国韵文学刊,2022,36(03):29-36;李小荣.陆游诗歌“化身梅”范式的建立及后世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3(06):37-46.

扬之水.广元旺苍唐代银器窖藏知见录[J].形象史学,2021,(03):191-202.

参见扬·阿斯曼,陈国战.什么是“文化记忆”?[J].国外理论动态,2016,(06):18-26;金寿福.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J].外国语文,2017,33(02):36-40.

黄永林.文旅融合发展的文化阐释与旅游实践[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1):16-23.

傅才武.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内在逻辑[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73(02):89-100.

Downloads

Published

2025-06-02

How to Cite

林黎茜. (2025). 文旅融合视域下宁德市陆游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 1(5), 305–310.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5.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