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当前,犯罪附随后果的适用与轻罪治理的需求相违背。其适用随意性强、严厉程度高、波及范围广泛使之呈现惩罚过重的属性,阻碍着犯罪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探究其原因在于相关规定违背宪法精神、犯罪附随后果的性质认定模糊、实践中混淆罪行与犯罪人表现要素。对于犯罪附随后果存在的问题,应当坚持预防为主,惩罚为辅的适用精神。在具体制度层面,前科消灭制度的对象应实现大面积覆盖,启动时间可借鉴追诉时效制度并附加相对的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启动程序上兼采职权与申请模式,以此激励恢复性司法与被遗忘权在社会观念中的正确体现并引领对于前科者的正确评价,助于服刑完毕人员的社会复归。
References
卢建平. 为什么说我国已经进入轻罪时代[J]. 中国应用法学,2022,(03):132-142.
黎宏. 当代刑法的理论与课题[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22.
彭文华. 我国犯罪附随后果制度规范化研究[J]. 法学研究,2022,44(06):171-188.
孙国祥. 新时代刑法发展的基本立场[J]. 法学家,2019,(06):1-14+191.
黄太云. 一般违法行为犯罪化倾向的系统反思[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2,40(01):158-168.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EB/OL]. (2023-3-17)[2025-03-15]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393751.html.
冯卫国. 刑事执行与罪犯处遇新探索[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9.
王强军. 刑法干预前置化的理性反思[J]. 中国法学,2021,(03):229-247.
芜湖市绿色食品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2024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EB/OL]. (2024-02-14)[2025-03-15] https://mp.weixin.qq.com/s/HaUnWB_Kc-KggFBaFMXMeg.
黄冈一国有集团公司公开招聘53人. [EB/OL]. (2024-02-06)[2025-03-15] https://mp.weixin.qq.com/s/4GQef63iaoqg9tveKqq37g.
See Richard G.Wright,Sex Offender Laws: Failed Policies,New Directions[M].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2009.
李荣. 我国刑罚体系外资格刑的整合[J]. 法学论坛,2007,(02):66-70.
张明楷. 刑法学(上)(第六版)[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
马克昌. 《刑罚通论》[M]. 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李若愚,孟令星. 法定犯时代背景下犯罪附随后果的解构和重建[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1,34(01):147-160.
罗翔. 犯罪附随性制裁制度的废除[J]. 政法论坛,2023,41(05):24-35.
徐久生,师晓东. 犯罪化背景下犯罪附随后果的重构[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5(06):65-75.
沈毅龙. 公共信用立法的合宪性考察与调整[J]. 行政法学研究,2019,(01):106-119.
沈岿.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治之道[J]. 中国法学,2019,(05):25-46.
张学文. 罪错记录附随失信惩戒的泛化及校正[J]. 征信,2020,38(03):51-57.
王彬. 我国限制有前科公民就业资格的立法例考察——以就业歧视为视角[J]. 法学,2009,(10):37-50.
孙天骄. 罪犯子女考公限制要不要取消?专家建议分岗位罪名决定限制与否[N]. 法治日报,2023-03-09(04).
涂欣筠. 新社会防卫论及其对我国刑事政策的启示[J]. 理论探索,2017,(02):117-122.
张明楷. 轻罪立法的推进与附随后果的变更[J]. 比较法研究,2023,(04):1-17.
赵坦. 犯罪附随后果的“刑”之属性及量刑抵消功能之提倡[J]. 天府新论,2023,(06):106-121.
王瑞君. 量刑情节的规范识别和适用研究[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
房清侠. 前科消灭制度研究[J]. 法学研究,2001,(04):80-93.
彭文华. 犯罪附随后果制度的体系定位与本土设计[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04):140-156.
周光权. 法典化时代的刑法典修订[J]. 中国法学,2021,(05):39-66.
伯阳. 德国公法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徐立,成功. 我国轻罪治理背景下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6(05):119-127.
李怀胜. 犯罪记录对社会信用体系的耦合嵌入与功能校正[J]. 法学杂志,2021,42(03):109-118.
杜里奥·帕多瓦尼. 意大利刑法学原理[M]. 陈忠林,译.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卢君,王明辉. 论环境犯罪惩治的恢复性司法模式[J]. 人民司法, 2017(1):5.
阮晨欣. 个人信息被遗忘权的刑法保护规则研究[J]. 法学杂志,2023,44(06):121-135.
翟小波. 信息作为惩罚——为被遗忘权辩护[J]. 环球法律评论,2022,44(02):5-17.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opyright (c) 2025 刘丁玲, 苏圣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