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预告】1卷5期(6月)

2025-05-19
目 次TABLE OF CONTENTS

 

意识冰山的倾覆:从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解构《乌合之众》的群体非理性 - 陈立立,曹一君  1-3

鄂东南传统民居的数字化推广策略研究——以咸宁市为例 - 张鹏  4-9

虚实之间的人文实践:基于3A游戏案例分析数字空间的人文价值与实现路径 - 杨亨冉  10-15

从“他者化”到“对话”:弗兰克·麦吉尼斯《会有人看顾我》中的身份建构与协商 - 姜依玲  16-20

中国城市旅游的恢复性服务景观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关注感知价值的媒介作用 - 孙晓丽,    张惠媛,陈宇  21-27

“小鸭舍·大振兴”:生态养殖模式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究 - 陈铭杨,樊震怡,章浩,          冀文慧  28-31

广东沿海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分析——以湛江市为例 - 刘婷  32-36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传播研究--以成都青少年民族乐团为例 - 幸子依  37-41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跨文化翻译策略研究--以《牛棚杂忆》的文化负载词与隐喻翻译为例 - 金成臻  42-46

以诗为境理念指导下的大学公共数学教学 - 苏莉,于晟伟  47-49

旅游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启示 - 袁宏瑞, 李贝贝,殷程强  50-56

大模型标注基础上中国文化类视频的多模态话语意义构建研究 - 秦子敏  57-63

论樱花的美学政治化与政治美学化--以《神风特攻队、樱花与民族主义》为例分析 - 苏超慧  64-67

与中国接壤的南亚东南亚国家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呈现研究--以中国斡旋沙特伊朗建交的相关报道为例 - 李博晔,黄芊  68-74

大卫一世与苏格兰自治市镇的兴起探究 - 张丽  75-79

林业上市公司社交媒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研究 - 田轶凡  80-86

看不见的空间选择''--试论欧洲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的审美差异 - 秦杰  87-90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逻辑理路 - 李晶,王丽华  91-94

基于CDIO理念的多音阶简易电子琴电路实验的教学设计 - 于沛,于晟伟,王慧颖,李晶,孙墨,      孟瑜,李姚  95-101

严肃游戏视域下的汽车文化传播研究 - 史舒扬  102-105

《阿诺拉》:一场关于身份与权力的电影隐喻 - 辛月  106-109

从柳州市紫荆花文化创意廊看文创产业与教育融合的创新路径 - 谭凯琪,徐彬芸,张靖彬,黄柳清  110-114

IP到DP的价值跃迁机制:虚拟形象全产业链开发的协同演化路径 - 杨雅轩,李佳纯,              马思雨-马存军, 苏涛,胡珂  115-118

论陶渊明思想对地理困境的超越 - 方立娟  119-125

基于听辨实验的延边朝鲜语使用者对首尔方言单元音/ɔ/与/o/的感知样态考察 - 许秦  126-131

时空视域下城市流动摊贩治理探索与启示 - 沈洋冬,黄高琴,林选妙  132-136

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困境与策略探究--以学习任务群为视角 - 刘涵  137-141

新会计准则对房地产企业财务报告合规性的影响分析--基于收入确认与资产减值视角 - 高存毅  142-145

混合式教学''三步三思''高阶能力转化教学研究--以新工科背景下《线性代数》课程为例 - 王慧颖,     于晟伟,于沛, 宋云涛  146-150

东西方''互联网+大健康''行业发展模式探讨 - 赵雨馨  151-156

壮族三月三节文化与高校英语教学的融合探析 - 许远鹏,李祝杏,韦庆源  157-161

在主体与客体之间:《静安庄》的通感隐喻及其建筑 - 钱亮帆,魏美如  162-167

两创''背景下客家童谣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路径研究--基于文化生态学视角‌ - 方梦麟  168-170

非遗文化融入美育的创新机制研究 - 陈洛羽  171-174

中国国家男篮和国青男篮成绩差异致因及路径 - 谷佳威,谢莹莹  175-178

基于慕课平台的运动教育模式本土化改造研究--以高校篮球课程为例 - 谷佳威,谢莹莹  179-181

数字年龄歧视--人工智能给老年人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 沙琳•楚恩,吴静,刘晓燕  182-188

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法律风险与防控机制研究 - 陈文博  189-192

电子伙夫:女性玩家烹饪类游戏的角色实践与隐性规训 - 刘葶葶  193-196

狄德罗的''怪物''与后人类--基于人的偶然性的解读 - 夏铮铮  197-20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逻辑与当代治理启示 - 傅丽君  204-209

英汉认知隐喻对比:通过''(口)渴''和''饥(饿)''表达的''愿望'' - 郑翮  210-213

语篇分析视角下语言景观治理研究 - 吴仲启,陈维妙  214-217

从海洋到城市:广州海洋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共生逻辑与战略选择 - 郭彦汝  218-224

核心素养视域下BOPPPS模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邢新荣  225-228

颜色词在国际中文教学中的文化价值研究 - 洪杨  229-231

翻译美学视角下《伤寒论》中模糊语的英译研究 - 蒋靖,柯蓬  232-241

副文本理论下《道德经》英译本脚注的文化阐释研究 - 杨白雪  242-246

《白鹿原》的性别文化意识分析 - 李昊军,赵晓倩  247-250

基于''互联网+''的电工电子课程数字化教学模式探究 - 付亚坤,于晟伟,何永明  251-254

智能时代下设计的系统化转型研究 - 寇犇, 曹棵棵,袁臣辉  255-258

短视频切片对电影叙事与传播路径的重构 - 曹棵棵,寇犇  259-262

亲子联结强度及学业自我效能感对普通高中生抑郁程度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22数据的实证分析 - 于文丽,陆泳仪,葛蒲,杨赛儿,张瑞峰  263-268

食品安全犯罪的侦查取证研究 - 钟云东  269-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