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展示”到“发展引擎”:国门文化驱动边疆发展的新范式与协同

作者

  • 吕世林 中共红河州委党校
  • 李虹瑾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9.1410

关键词:

国门文化, 民族地区, 乡村治理, 发展

摘要

“国门文化”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由云南省于2020年7月1日率先提出的文化建设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耦合粘性,“国门文化”发挥各方游客体验边关文化的新空间通道功能,同时在中外边民交流交往中也扮演着“润滑剂”的重要角色。以西南边疆云南省南部地区红河州为典型案例,通过分析其国门文化建设的实践模式,论证国门文化如何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本和软实力,通过文旅融合、产业升级、民心相通、认同强化等多重路径,有效驱动边疆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稳定与对外开放,探讨“国门文化”建设与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协同建设。研究发现,国门文化不仅是展示国家形象的文化窗口,更是实现“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战略的核心动能,其成功的“滇南经验”为其他边疆民族地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参考

“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EB/OL]. https://www.yn.gov.cn/ztgg/jdbyyzzsjzydfxfyqj/2025jw/chjmwxx/xxbj/202503/t20250326_310633.html.

红河概况[EB/OL].https://www.hh.gov.cn/zjhh.htm.

李智环.“一带一路”战略下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困境与前瞻—以云南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大学学报,2014(2).

阎德华.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的跨越性[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2).

解丽霞,郭一.仪式·记忆·符号:中华传统节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维路径,[J].贵州社会科学,2025年(2):76-83.

李文军,陈妹.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社会治理的挑战及其创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1,23(03):23-30.

龙玉其,和润铃.兴盛、冲击与调适:社会变迁视角下的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养老——基于云南省香格里拉市S乡B村的调查[J].青海民族研究,2022,33(02):42-52.

红河州4个案例入选!“2025 国门文化建设创新项目”案例发布[EB/OL],http://www.wenlvnews.com/p/746602.html.

Downloads

已出版

2025-10-03

引用

吕世林, & 李虹瑾. (2025). 从“文化展示”到“发展引擎”:国门文化驱动边疆发展的新范式与协同.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 1(9), 146–150.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9.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