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朋克视域下的反乌托邦建构——《北京折叠》的技术幻想与社会现实表征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9.1370关键词:
赛博朋克, 反乌托邦, 主体性摘要
《北京折叠》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其大胆的想象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切关注吸引众多读者。其对现实的关注既源于赛博朋克小说对人类生存状态的聚焦,也体现了对科技乌托邦幻想的批判与反思。赛博朋克文学常以科技滥用导致的社会贫富分化为叙事核心,而《北京折叠》则将这一主题置于可折叠的城市空间建构中。最终,《北京折叠》继承了赛博朋克对人类主体性的探索,将现实社会的书写与人类命运的深层关切有机融合。
参考
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327
曾繁仁.试论当代生态美学之核心范畴“家园意识”[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03):3-8
菲利普·迪克.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郝景芳.孤独深处[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21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293
詹宁静.论赛博朋克科幻小说中的空间书写[D].南昌大学,2024:44
吉布森.神经漫游者[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3
黎婵.拟真世界中的数字生存:陈楸帆的赛博朋克科幻研究[J].探索与批评,2022(02):59
王志发.西方赛博朋克电影、小说中的技术批判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3:49
刘靓.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英语广场,2021(01):6
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64
黄健.科技之害与“诗意地栖居”——论海德格尔“天地人神”对神性的召唤[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7(05):56
Downloads
已出版
引用
期次
栏目
版权声明
Copyright (c) 2025 郭泰然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 2025 已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