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的鬼魅形象研究

Authors

  • 史劭涛 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8.1309

Keywords:

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 鬼魅形象, 宗教信仰, 哲学思潮, 审美趣味

Abstract

本文旨在全面而深入地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鬼魅形象的塑造特点、文化意蕴及社会影响。魏晋南北朝,一个社会动荡、政治分裂而文化交融的时代,其志怪小说作为当时文学的重要分支,以其独特的鬼魅形象塑造,不仅展现了这一时期的宗教信仰、哲学思潮及审美趣味,还对后世文学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搜神记》、《述异记》等代表性志怪作品的分析,本文揭示了鬼魅形象如何超越人类常态,以形态多样、行为诡异、情感丰富及象征隐喻等特点,深刻反映当时社会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同时,这些鬼魅形象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体现了道教、佛教等宗教思想的融合,映射了魏晋玄学、佛教因果报应等哲学思潮,折射了人们对生死、命运等问题的社会心理,并展现了从恐怖到奇异再到富有诗意的审美趣味变迁。本文进一步探讨了鬼魅形象对后世文学创作、民间信仰形成、社会文化心理塑造及艺术表现创新等方面的社会影响,强调其在文学、文化乃至社会心理领域的多维度价值。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鬼魅形象的深入研究,本文为理解该时期社会文化特征及其后世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

References

李学勤.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3-150.

王瑶.中国古典小说史论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56-78.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 [M]. 北京:中华书局,2012:89-112.

张宏杰.志怪小说与魏晋社会 [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34-55.

刘心武.魏晋风度与文学自觉 [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67-88.

赵毅.魏晋南北朝宗教与文学 [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3-142.

钱穆.魏晋南北朝宗教与哲学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78-92.

李泽厚.美的历程:魏晋南北朝篇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13-234.

王锺翰.魏晋南北朝文化史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56-180.

陈平原.魏晋南北朝文学与社会 [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99-122.

李小红.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研究 [M]. 北京:中华书局,2018:45-67.

王伟.魏晋玄学与文学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102-123.

陈明.魏晋南北朝宗教与文学 [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78-91.

Downloads

Published

2025-09-05

How to Cite

史劭涛. (2025). 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的鬼魅形象研究.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 1(8), 27–30.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8.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