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在场:媒介论视角下的小红书云自习研究

Authors

  • 王海燕 成都大学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7.1195

Keywords:

媒介论, 远程在场, 云自习, 小红书

Abstract

研究小红书“云自习”现象,探讨用户如何通过媒介技术创造“远程在场感”及其对学习与社会关系的影响。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发现:用户利用平台功能营造虚拟学习空间,感知与他人“共在”,从而提升学习动机、效率与积极性。同时,借助多元媒介互动,用户建立社会关系,形成归属感乃至友谊。研究亦指出用户面临隐私让渡等挑战。这证明云自习是新兴媒介实践,既展现技术在教育中的潜力,也对媒介素养与伦理提出要求。

References

曾抒羽.对慢电视、慢直播陪伴性功能的解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07):62-64.

李嘉颖.基于互动仪式链视角透视学习直播热[J].青年记者,2020,(14):79-80.

范岳亚.“直播自习室”:新媒介技术下的空间组合与超人际互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06):86-95+122.

吕雅欣.大学生学习直播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化现象研究[D].河南大学,2020.

党亚茹.“学播热”现象的文化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20.

孙文峥.“在一起独处”:视频时代的数字化管理与陪伴——以青少年直播学习为例[J].新闻与写作,2022,(11):71-80.

黄典林;马靓辉.身体问题的传播研究路径刍议[J].新闻与写作,2020,(11):12-19.

芮必峰;孙爽.从离身到具身——媒介技术的生存论转向[J].国际新闻界,2020,42(05):7-17.

杜丹,陈霖.与“物”交融:技术具身理论之于传播学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03):82-86.

孙玮.交流者的身体:传播与在场——意识主体、身体-主体、智能主体的演变[J].国际新闻界,2018,40(12):83-103.

范岳亚.“直播自习室”:新媒介技术下的空间组合与超人际互动[J].重庆文理学院 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86-95+122.

李晓蔚.“权力的眼睛”:全景敞视主义视域下的网络围观[J].国际新闻界,2015,37(09):70-79.

陈翔.论媒介系统与身体之关系——基于A·哈特的媒介系统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9).

凯瑟琳·凯勒.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M].刘宇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39,46.

Duffy, B. E. & Chan, N. K.“You never really know who’s looking”:Imagined Surveillance across Social Media Platforms[J].New Media &Society, 2018.

Minna Ruckenstein & Mika Pantzar. Beyond the Quantified Self: Thematic exploration of a dataistic paradigm[J].New Media & Society, 2017.

Downloads

Published

2025-08-05

How to Cite

王海燕. (2025). 远程在场:媒介论视角下的小红书云自习研究.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 1(7), 268–273.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7.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