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公共课与思政建设的推进路径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7.1189Keywords:
高校, 体育公共课, 思政建设Abstract
高校体育公共课与思政建设的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当前,体育公共课与思政教育结合不足,存在思政元素挖掘单一、课程思政未贯穿教学全过程、教师思政能力欠缺等问题。推进路径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将思政目标纳入教学大纲;创新思政元素挖掘方式,分类设计术科与学科课程思政内容;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开展专题培训与跨学科合作;构建多元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通过多措并举,实现体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References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EB/OL]. [2025-07-04].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赵富学.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审度、行动反思与路向优化[J].上海体育大学学报,2024,48(11):32-42.
徐焕喆,赵勇军.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任务及措施[J].体育文化导刊,2022,(02):98-103.
李欣,冉建,张象,等.“健康第一”视角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3,37(05):79-90.
韩改玲,朱春山,孙有平,等.运动训练学课程思政元素及其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体育学刊,2022,29(01):111-117.
董翠香,熊明亮,韩改玲,等.体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遵循与推进路径[J].体育学刊,2025,32(02):106-113.
邢炜,张瑛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价值意蕴、目标导向与实践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06):58-61.
洪晓彬,李金坤,祝捷,等.体育心理学课程思政的依据、资源与路径探索[J].体育学刊,2024,31(01):110-117.
汪晓赞,徐勤萍,杨燕国,等.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实践与KDL教学模式生成[J].上海体育大学学报,2025,49(01):45-54.
赵富学,焦家阳,赵鹏.“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要义与践行向度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03):72-81.
徐成立,罗秋兰,孙军,等.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1,(09):98-104.
姜卫芬,刘文烁.新时代推进体育课程思政改革的理论认知与实践路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1,36(04):435-441.
李在军,刘美,赵野田.课程育人:高校体育类专业课程思政特征、难点及应对策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40(03):18-24+32.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刘纯献,刘盼盼.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特点、难点与价值引领[J].体育学刊,2021,28(01):1-6.
陈雨婷.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演进的现代化审视[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5,24(01):71-76.
王琳,张亭立,张黎声,等.高等中医药院校二级学院课程思政工作评价体系思考[J].中医教育,2023,42(01):70-74.
刘如,欧亚,方倩倩.体育课程思政:何谓、为何与何为——基于CNKI的系统性文献综述[J].体育研究与教育,2023,38(02):7-18.
韩改玲,朱春山,孙有平,等.运动训练学课程思政元素及其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体育学刊,2022,29(01):111-117.
刘辰,葛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与效果提升[J].职业技术,2025,24(04):103-108.
丁源源.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趋向、内容与实践路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2,(11):37-39.
胡庆山,向彪,王维.专业认证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理论逻辑、现实审视与策略因应[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2,56(11):45-53.
Downloads
Published
How to Cite
Issue
Section
License
Copyright (c) 2025 唐嘉欣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