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惠顺诗歌中的佛教生态思想研究

Authors

  • 杨思楠 广州大学
  • 邵薇 广州大学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7.1142

Keywords:

金惠顺, 佛教生态思想, 缘起, 无我, 慈悲, 生命共同体

Abstract

在当代诗歌创作中,金惠顺的诗歌以其对佛教思想的深刻诠释与生态意识的独特表达而备受瞩目。本文以生态批评理论为框架,结合佛教“缘起”“无我”“慈悲”等核心理念,着重探讨其诗歌中自然意象的生态意蕴、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以及女性角色在生态实践中的精神超越,揭示佛教生态智慧如何通过诗歌语言实现从哲学思辨到艺术表达的转化。通过聚焦自然意象的符号化表达、个体与自然的动态关系,以及慈悲精神对生态伦理的启示,能够发掘其诗歌在消解人类中心主义、构建生命共同体层面的深层价值。

References

潘丹丹,佛教生态伦理思想探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6(4):68-71.

陈炎,儒、释、道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Kim Hyesoon, Phantom Pain Wings, Don Mee Choi,Newyork:New Directions,2018.金惠顺,幻痛之翼[M],崔都美译,纽约:新方向出版社,2018.

Kim Hyesoon, Autobiography of Death, Don Mee Choi, Newyork:New Directions, 2018.金惠顺,死亡自传[M],崔都美译,纽约:新方向出版社,2018.

David R. McCann, 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Korean Poetry , Jiwon Shin, New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246-248.

金惠顺,父亲树立的稻草人[M],首尔:文学与知性社,1985年。

金惠顺,我们的阴畵[M],首尔:文学与知性社,1990年。

金惠顺,在桃花下沉睡[M],首尔:创作与批评社,2003年。

田林楠,从前个体情动到社会性情绪——情动理论视角下的集体情感[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83-93.

方立天,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J],文史哲,2004(4):68-72.

金惠顺,在另一个星球上[M],首尔:文学与知性社,1981。

Downloads

Published

2025-08-05

How to Cite

杨思楠, & 邵薇. (2025). 金惠顺诗歌中的佛教生态思想研究.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 1(7), 11–16.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7.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