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之乐:论陈东东诗歌的音乐性

Authors

  • 陈子轩 云南大学文学院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6.1127

Keywords:

陈东东, 诗歌音乐性, 分行

Abstract

本文以陈东东诗歌的音乐性为核心研究对象,系统探讨其创作中语言与音乐的交融机制。论文从诗人与读者双重维度切入,结合文本细读与音乐理论构建分析框架。第一部分聚焦诗人对“可视音乐性”的建构,第二部分则转变视角,揭示读者在诗歌音乐性场域中的双重角色——既是倾听者,亦为演奏者。拗口的语词策略与断裂的句法迫使读者参与节奏重构,而沉默的空白则成为意义共振的空间,使音乐性升华为动态的、未完成的艺术生命。

References

陈东东.只言片语来自写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陈东东.行板如歌:音乐与人生[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郑敏.大家小书 新诗与传统[M],北京:文津出版社,20200.

陈东东.我们时代的诗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7.

陈东东.陈东东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公木.新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黄玫.韵律与意义:20世纪俄罗斯诗学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Downloads

Published

2025-07-03

How to Cite

陈子轩. (2025). 无声之乐:论陈东东诗歌的音乐性.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 1(6), 14–19.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6.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