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老年人行为生活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Authors

  • 于文丽 吉林体育学院
  • 王一诺 北京大学
  • 张清霜 临沂市人民医院
  • 葛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 宋雨笛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6.1123

Keywords:

低龄老年人, 行为生活方式, 主观幸福感,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Abstract

目的:探讨中国低龄老年人(60-69岁)行为生活方式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制定精准化健康适老政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基于202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纳入2753名低龄老年人,采用t检验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研究锻炼频率、睡眠质量、饮食习惯等六类行为指标与主观幸福感(0-10分制)的关联性。结果:受访者主观幸福感均值为7.58±2.19分。回归模型显示:良好睡眠质量(β=0.321, P<0.001)、规律锻炼习惯(β=0.197, P=0.021)显著提升主观幸福感;过去一月吸烟行为(β=-0.249, P=0.018)则显著降低主观幸福感。控制变量分析表明:相较城镇居民,乡村居住者主观幸福感更低(β=-0.247, P=0.003);自评收入较高(β=0.943, P<0.001)与健康状况较好(β=0.680, P<0.001)者主观幸福感显著更高。结论:睡眠管理、运动促进和控烟干预是提升低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核心靶点。建议将睡眠质量评估纳入社区健康服务体系,设计城乡差异化运动方案,分层推进健康干预策略;重点关注低收入及健康自评较差群体,提供包容性综合支持,推动老龄化实践从"生存保障"向"幸福赋能"转型。

References

周倩,杨胜慧.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分析——基于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比较分析[J]. 人口与健康, 2023, (07): 49-53.

郑远长. 关于我国失能老年人数据的比较分析[J]. 社会福利(理论版), 2021, (01): 3-9.

佩德罗·孔塞桑,罗米娜·班德罗,卢艳华. 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综述[J]. 国外理论动态, 2013, (07): 10-23.

孟祥瑄Hsiang-HsuanMeng,王蓉ShaojungSharonWang. 熟齡族Line「長輩圖」分享因素:使用滿足與社會情緒選擇觀點[J]. 資訊社會研究, 2021, (41): 131-173.

马梦菲,任兴全,宋雅静. 张家口市宣化区某老年公寓离退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社区医学杂志, 2013, 11(19): 1-4.

邓香莲. 社交媒体使用会提升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吗?——一项基于积极老龄化背景的调查研究[J]. 图书情报知识, 2021, 38(05): 77-94.

焦筱雨,王亦洋,方秋爽. 后疫情时代对老年人群的健康思想培训——基于健康信念模型[J]. 国际公关, 2022, (10): 25-27.

宋思瑶,贾开阳. 数字素养对低龄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 2020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 智能社会研究, 2024, 3(06): 1-25.

G Cheng, Yan Y. Sociodemographic, health-related, and social predictor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Chinese oldest-old: a national community-based cohort study[J]. BMC Geriatr, 2021, 21(1): 124.

王小华,吴双虹. 化“数字”为“数治”:数字素养与村民社会治理参与[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01): 62-71.

F-C Bull, Al-Ansari S-S, Biddle S, et a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ur[J]. Br J Sports Med, 2020, 54(24): 1451-1462.

韩梅,贾存显. 农村不同人群CES-D抑郁量表信度及效度评价[J]. 中国公共卫生, 2012, 28(10): 1265-1267.

易双寅. 缅怀疗法介入养老院老年人孤独感的研究[D].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3.

殷炜珍,余萌,李荔波,等. 新冠肺炎疫情下健康焦虑的心理机制及干预策略:认知行为理论的视角[J]. 四川精神卫生, 2020, 33(03): 193-196.

刘引,汤永红,翟锦霞,等. 慢性低度炎症与睡眠障碍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3, 23(08): 674-677.

王彦芳,杜巧荣,李素萍,等. 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5, 41(02): 71-75.

孟凡萍,金国华,刘剑锋,等. 慢性失眠与抑郁、躯体化症状的相关性研究[J]. 中医药导报, 2019, 25(01): 57-59.

王芳杰,张瑞星,顾超凡. 反刍思维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失眠与社交抑制之间的中介作用[J]. 医学与哲学(B), 2017, 38(11): 73-75.

王惠芹,王真真,林美妤,等. 抑郁症发病与神经营养因子异常研究进展[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0, 36(10): 1333-1337.

Paulo Roberto Correia,Scorza Fulvio Alexandre,Silva Sérgio Gomes Da,等. 短跑运动员血浆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较普通人群显著升高(英文)[J]. Neuroscience Bulletin, 2011, 27(05): 325-329.

蔡继云,王晶. 体育生活方式对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17(04): 84-85.

朱林峰,吴君,柳春霞,等. 有氧运动联合压力管理在老年冠心病病人居家心脏康复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 2024, 22(14): 2678-2681.

焦瑒,贾颖,朱苹,等. 尼古丁成瘾机制的研究进展[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 41(07): 1060-1065.

王伟进,曾毅,陆杰华. 中国老年人的被动吸烟状况与其健康风险——基于个人生命历程的视角[J]. 人口研究, 2014, 38(01): 98-112.

薄艳青,陈霄雯,蔡雨阳,等. 老年慢性病吸烟者戒烟意愿调查及控烟策略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35(02): 166-170.

林益强,严玲,孙建新. “代际交流”在控烟健康促进中的应用[J]. 中国健康教育, 2000, (11): 37-39.

卫龙宝,储雪玲,王恒彦. 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6): 65-74.

庞海云,李彦如. 收入水平、养老保险制度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实证分析[J]. 南方论刊, 2022, (03): 46-48.

朱慧劼,王梦怡. 福利获得、健康状况与城市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基于南京、成都、天津和兰州四城市的问卷调查[J]. 城市观察, 2018, (02): 141-149.

冯媛,罗远明,李涛平. 基层慢性病管理——睡眠障碍正当时[J]. 广东医学, 2023, 44(03): 293-296.

王会儒,姚忆. “传统养生体育+医疗+养老”的老年健康干预模式构建[J]. 中国体育科技, 2017, 53(03): 8-13.

廉超,刘慧,林春逸. 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城乡居民养老服务均等化研究[J]. 改革与战略, 2018, 34(08): 13-19.

吴旻,胡思远,周欣然,等. 初中生家庭支持、亲子冲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互作用:一项交叉滞后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1, 29(04): 808-813.

敖玲敏,吕厚超,黄希庭.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概述[J].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9(02): 217-223.

Downloads

Published

2025-07-03

How to Cite

于文丽, 王一诺, 张清霜, 葛蒲, & 宋雨笛. (2025). 低龄老年人行为生活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 1(6), 207–213.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