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向社会企业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以广州市A机构为例

Authors

  • 何静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分行
  • 段舸 重庆三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6.1115

Keywords:

非营利组织, 社会企业, 转型

Abstract

当前我国部分非营利组织正面临资源依赖惯性、专业人才匮乏与筹资渠道单一等系统性发展困境。在探索组织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实践中,社会企业模式逐渐成为非营利组织转型的重要战略方向。研究表明,转型的进程主要受制于多维度的环境约束:社会政策法规缺位、组织治理机制滞后、人力资本储备不足,以及主体意识偏差等复合性障碍,共同构成了非营利组织转型的结构性壁垒。以广州市A机构为典型案例的调研显示,该组织正处于传统运作模式向社会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其在地域环境、公益服务和转型障碍等维度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剖析A机构的转型路径与策略创新,不仅能够丰富社会创新理论的本土化研究谱系,更能为同类组织的转型升级提供可操作的实践范式。

References

王洛忠.中国非营利组织筹资困境及治理对策[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33(03):112-115.

高培.浅析中国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以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为例[J].中国经贸,2015,(24):39-40.

王轲.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之道——基于两部经典著作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2018,(32):61-63.

Drucker F P.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M].HarperCollins,1989.

蔡宁,田雪莹.国外非营利组织理论的研究进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38-42.

郑南,庄家怡.社会组织发展的新形态——中国台湾地区社会企业的发展与启示[J].学术研究,2015,(09):44-49+159.

王名.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国际比较及中国的战略[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5,(04):28-29.

时立荣.转型与整合:社会企业的性质、构成与发展[J].人文杂志,2007,(04):181-187.

Young D R.Organizational identity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Strategic and structural implications[J].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2001,12(2):139-157.

官有垣.社会企业组织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发展[J].中国非营利评论,2007,1(01):146-181.

王晓莹.非营利组织向社会企业转型的可行性研究[D].辽宁:东北大学,2014.

Salamon L M.Of Market Failure,Voluntary Failure[J].Third-Party Government Journal of Voluntary Action Research,1987,16(1):39.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胡德平.志愿失灵:组织理论视角的分析与治理[J].理论与现代化,2007(2): 52-54.

王世强.非营利组织向社会企业模式转型研究[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5,(03):83-88.

吉雅.我国社会企业发展困境及其对策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马园园.我国社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困境及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王定宁,王忠平.我国社会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商论,2020,(22):179-180+191.

苗莉.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新模式[N].光明日报,2013-3-1

杨发祥,叶淑静.社工薪酬的结构性困境与可能出路——以珠三角地区为例[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05):48-53.

Downloads

Published

2025-07-03

How to Cite

何静, & 段舸. (2025). 非营利组织向社会企业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以广州市A机构为例.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 1(6), 194–200.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