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批判及人类解放道路的现实考察 ——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分析

Authors

  • 吴沈波 河北师范大学
  • 王欣然 河北师范大学

DOI: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6.1039

Keywords: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宗教, 制度, 哲学

Abstract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一篇序言,这篇文章在马克思的思想转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文章中,马克思着眼于德国的历史和现实,对德国的宗教、制度和国家哲学进行了批判,实现了批判路径向现实维度的转移。通过循序渐进的三重批判,马克思进一步考察了德国进行革命的可能性,并揭示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重要性,从而为实现人类解放找到了一条现实道路。

References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杨雨帆.无产阶级究竟是马克思“发明”还是“发现”的?——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无产阶级理论的辨析[J].天府新论,2023,(03):48-57.

钟启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意识形态批判的内在逻辑[J].湖北社会科学,2022,(04):5-11.

文兵.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的完成与“无产阶级”的出场[J].哲学动态,2020,(11):5-12.

罗克全,刘秀.“人类解放”的前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再研究[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04):15-24.

赵家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历史地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5-19.

Downloads

Published

2025-07-03

How to Cite

吴沈波, & 王欣然. (2025). 三重批判及人类解放道路的现实考察 ——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分析.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 1(6), 6–9.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6.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