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谓的政治逻辑:陈寿笔下的司马氏王号与魏晋禅代的历史形塑
PDF (简体中文)

Keywords

《三国志》
称谓
王号
魏晋政治

How to Cite

于健平. (2025). 称谓的政治逻辑:陈寿笔下的司马氏王号与魏晋禅代的历史形塑.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 1(2), 435–439.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2.680

Abstract

陈寿在《三国志》中以王号称呼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书写设计,暗含西晋权力逻辑对历史编纂的深层规训。魏晋禅代中,王爵作为天命过渡的符号,被陈寿移植至司马氏权力进阶叙事,模拟其“自臣而君”的合法性链条。西晋“强宗王政治-弱皇权政治”的结构性需求,使宗王参政被视为政权存续的核心机制,而陈寿对曹魏宗王政治的批判则刻意窄化史实——以“宗王无权”的叙事虚构权力真空,将司马氏重构为“拟宗王”角色,在维持曹魏法统表层连续性的同时,又将魏晋禅代形塑为制度缺陷下的必然选择,最终完成西晋对历史记忆与权力起源的双重垄断,暴露中古史学以名实分离服务现实政治的深层逻辑。

https://doi.org/10.70693/rwsk.v1i2.680
PDF (简体中文)

References

陈寿. 三国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仇鹿鸣.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修订本)[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0.

陈寅恪. 陈寅恪先生全集[M]. 台北: 里仁书局, 1979.

胡志佳. 西晋建国前司马氏的发展[J]. 逢甲人文社会学报, 2005, (10): 77-102.

萧统编, 李善注. 文选[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7.

房玄龄等撰. 晋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津田资久. 曹魏至親諸王攷--『魏志』陳思王植伝の再検討を中心として[J]. 史朋/北海道大学東洋史談話会 編, 2005, (38): 1-29.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opyright (c) 2025 于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