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人的审美趋向根植在社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中,并且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当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女性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塑造着迎合“主流审美观”的个人媒介形象。同时,这些审美观也在不断影响女性现实生活中个人形象的塑造。在男性凝视和消费主义影响的“白、幼、瘦”审美下,逐渐引发了女性容貌焦虑。社交媒体平台上“完美”的女性形象与层出不穷的消费主义思潮将女性桎梏在现有的单一审美观中。本研究以社交媒体为背景,分析现代社交媒体环境下形成的审美新趋向及归因,揭示社交媒体背景下女性形象塑造的现实困境,探讨社交媒体视阈下美好女性形象塑造的路径。
References
栾轶玫. 媒介形象的研究现状及重新定义[J]. 今传媒, 2006 (09X): 16-19.
刘燕. 审美与自我呈现: 青年女性容貌焦虑的深层逻辑[J]. 中国青年研究, 2022, 5: 85-92.
王朋进. “媒介形象” 研究的理论背景, 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J]. 国际新闻界, 2010 (6): 123-128.
杨斌, 虞重干, 李延超, 等. 女性身体美的历史审视[J]. 体育文化导刊, 2009 (7): 140-143.
Marengo D, Longobardi C, Fabris MA, et al,“Highly-visual social media and internalizing symptoms in adolescence: The mediating role of body image concern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82(2018),pp. 63-69.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单小曦, 支朋. 自媒体文艺短视频的媒介神话学阐释[J].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1:195-203.
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断》,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刘娜, 胡蓉. 美妆短视频中女性形象的自我建构[J]. 传媒, 2019, 24.
人民数据研究院,《颜值消费新趋向洞察报告》,2023。
步小花, 高凤妮. 使用社交媒体对女性容貌焦虑的影响: 一个链式中介模型的检验[J]. 新媒体研究, 2021:23.
Hart EA, Leary MR, Rejeski WJ,“The measurement of social physique anxiety”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1 (1989),pp.94-104.
Mob研究院,《2023年医美人群洞察报告》,2023。
曾长秋, 李斌. 性别与传播——网络媒体中“被看”的女性形象[J]. 兰州学刊, 2015 (3): 188-191.
Gaye Tuchman, Arlene Kaplan Daniels and James Benet,“Hearth and Home: Images of Woman in the Mass Medi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pp.3 - 38.
李明文, 柏茹慧. 女性媒介形象呈现研究[J]. 当代传播, 2019 (3): 110-112.
徐淑一, 林建浩, 李捷瑜. 颜值与公平感知——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经济学 (季刊), 2020, 5: 341-362.
Mobius M M, Rosenblat T S, “Why beauty matter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6(2006),pp.222-235.
张文鸯. 新媒体语境下女性媒介话语权的缺失, 异化及建构[J]. 新闻界, 2014 (2): 29-32.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opyright (c) 2025 袁雨欣